• WAP手机版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道德经
  • 道德经第十六章 锐利的眼

      致虛极,守靜篤。  万物并作,吾以觀复。  夫物芸芸,各复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译文] ......  阅读全文>>
  • 道德经新解第1章

    老子<<道德经>>一书距今已有二千余载,"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真经止五千,自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此言非虚也。然年代久远,留传下来的道德真经其实已不是当时老子之亲书,其中已渗杂了若干奉道者的字句,可是这些非老子所亲书的经言,......  阅读全文>>
  • 《老子》第十七首:天地不仁

    第十七首:天地不仁 〈原 05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別,老子演道也分大乘小乘。佛家的大小乘是以經典的文字內容而作判別,老子講道大乘小乘文字內容完全一樣,至於是上乘還是下......  阅读全文>>
  • 《道德经》名词术语解密——什么是道?

    (一)道=创造过程1、道的名字:“道”,也就是道路,是老子给创造过程或创造者所起的第一个名字。因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这个创造的过程,都是经历了这个过程所创造出来的,所以,老子将这个过程命名为“道”。“谷神”,是老子给创造过程所做出的第二个名字。创......  阅读全文>>
  • “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王中江)

    “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王中江)关键词:原意 对象 虚心 先见 客观性 方法论解释学 哲学解释学 内容摘要:自从哲学解释学或本体论解释学诞生之后,它就与传统解释学特别是方法论解释学构成了一种尖锐的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意义、对象、先见和解释的客观性。本文集中......  阅读全文>>
  • 《老子》第十二首:太上

    第十二首:太上 〈原 17章〉 太上,不知有之;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二千年來儒者早已在科舉制度下為主政者所招撫,儒學也就自貶為帝王之御用,所以儒家一向主張:『天、地、君、師、親。』......  阅读全文>>
  • 大道不神密,神密非大道

    整个宇宙永远是处于创造过程当中。文明是创造出来的,邪恶也是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贫穷也是创造出来的;快乐是创造出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创造出来的;成功是创造出来的,失败也是创造出来的;繁荣昌盛是创造出来的,衰败毁灭也是创造出来的。宇宙是创造者,社会是创造者,国家是创造者,......  阅读全文>>
  • 自然正解

    我自然:我之所然由我使之然,自然而然。这说明百姓对自己的生存状况能自由自主﹑自负其责,没必要去膜拜祈求,因而也就没必要去感恩戴德。自然:无所然而无不然〈无为而无不为〉者“善下”之所然即自然,也就是在保有混沌无名所具有的无限演展能动性的基础上,行为体顺任于某种势稳态(即"......  阅读全文>>
  • 关于老子道论在哲学框架中的定位问题

    在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这三个组成部分中,老子道论从属于方法论的范畴。   方法论是关于某些目的性行为的探究,是对“如何”、“怎么”(how)之类问题的解答。有关如何恋爱的探究可以有“恋爱方法论”,有关如何赚钱的探究可以有“赚钱方法论”,......  阅读全文>>
  • 老子七十三章 兼说老子与易

    七 十 三 章【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解释】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专注地、全力以赴地去从事......  阅读全文>>
老子LaoZi.Net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20052号  豫ICP备18009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