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整个宇宙永远是处于创造的过程当中。文明是创造出来的,邪恶也是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贫穷也是创造出来的;快乐是创造出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创造出来的;成功是创造出来的,失败也是创造出来的;繁荣昌盛是创造出来的,衰败毁灭也是创造出来的。宇宙是创造者,社会是创造者,国家是创造者,......
整个宇宙永远是处于创造的过程当中。文明是创造出来的,邪恶也是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贫穷也是创造出来的;快乐是创造出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创造出来的;成功是创造出来的,失败也是创造出来的;繁荣昌盛是创造出来的,衰败毁灭也是创造出来的。宇宙是创造者,社会是创造者,国家是创造者,天是创造者,地是创造者,人类每一个人也都是创造者。万事万物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万事万物本身同时也都是创造者。
老子《道德经》,就是一部创造学。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就是万事万物被创造的过程,也是指导人类创造快乐,创造成功,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的学说。
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强大与兴盛,无不与老子所说的道,即创造的过程息息相关。孔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就是孔子使用大道这个创造的过程创造出来的。
《道德经》这个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指导性思想工具,早已被人们当作古玩束之高阁,成为人们装饰门面,追求虚荣,展示自我价值的包装材料。《道德经》里面所讲的创造过程和方法,早已被人们遗忘得无影无踪,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它说的是什么东西。大多数的文人学者,只知其伟大,不知其为何伟大。只知其神妙,不知其用法;不懂装懂的人们,似懂非懂的人们,甚至还会把《道德经》当作是消极遁世之法,指斥《道德经》为愚腐之人偷奸耍滑,不求上进的理论借口。
事实上,《道德经》是一门论述关于创造快乐和成功的过程和方法的学问,在《道德经》中,老子发现的“道”,就是创造的过程,他对创造过程的表现方式和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即创造过程是一种无形、无声、无色、无味,无处可见,又无处不在的客观过程,是万事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又回归为无这样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道,就是万事万物的发源地。
《道德经》中的德,则是大道这个创造的过程在其运行时自然而然的外在表现,即慈爱,无知,无欲,以柔无刚,以弱胜强的境界。大多数研习道德经的人们,无不以追求这种境界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标准。但是结果他们却会常常发出无耐的叹息:“这种境界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像,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一直在舍本求末。什么是本?道才是本,而德只是末。道是根,德只是叶。只有当人们按照大道的方法生活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具备老子用大量篇幅所讲的德。而脱离了大道,人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老子所说的无知,无欲,无为,不知道什么是柔弱,什么是刚强。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有可能达到德的境界?
可惜的是,通读道德经的人们,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道?大多数人都是在开篇最一句话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了大道的门外。这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人们对这句话的解释是:道是解释不清的,能解释得清楚的道,就不是道。也就是说,人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道。
既然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道,那么人们又怎么能知道,得道,悟道,守道,按照大道的方式去生活?既然人们没有办法按道的方式去生活,那么德又从何而来?
所以,道德经核心的大前提,还是道。要把道德经发扬光大,真正使它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我们就必须把什么是道搞清楚。
《大道思维技术原理》揭开了“道”在人们心目中朦胧而神秘的面纱,让人们对“道”这种概念有了一个清楚明确的了解。
本书是从思维技术角度解密了道德经。我们认为,道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无”和“有”这两个基本阶段构成。道这个过程的运行,就是“无”和“有”这两个环节周而复始的交替过程。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敫。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说,无和有,才是解开大道奥秘的钥匙。
本书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构成道的两个基本元素“无”和“有”的深层奥秘。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数次提到过这两个字,但是他却没有对这两个字的确切含义给我们做出确切的说明。正是由于对“无”和“有”这两个概念无从了解,人们在读道德经的过程中,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总是不得要领。
本书作者发现了他们的真实含义,从而将“道”这个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不可道”的概念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这时,我们发现,道,原来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简单的、科学的、实用的、无极限的思维技术。道是一个法则,一个工具,一个普通百性,目不识丁的人都可以学会使用的享受生活、改造世界、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的思维技术工具。
基于上述理由,本书命名《大道思维技术原理》。
本书是在基于上述有关“无和有”的发现的基础上,对道德经所做出的诠释。为了便于我们从整个逻辑体系上把握这一思维技术,我们按照道德经的内在逻辑体系将原文做了重新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