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匹配
  • 2019-05-09

    研究老子《道德经》不可不知黄帝《阴符经》

    《阴符经》与《道德经》齐名,如果你一时看不完《道德经》,就先看300字的《阴符经》吧。  黄帝阴符经神仙抱一演道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  阅读全文>>
  • 2019-05-09

    没有被扭曲的老子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解释】 (1)知不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一般是指不直接或不全面地把握某知识,如:我知道存在着某些我并不掌握的专业知识,但我知道需要时怎样去调用它;我了解某专业知识的大概......  阅读全文>>
  • 2019-05-09

    “自然”新解

    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者随遇之所然即自然,也就是在保有混沌无名所具有的无限演展能动性的基础上顺任于势稳态(即“善下”)而随遇展布。无为者无所执,而自然者有所然,其所然是无所成为者因应某种情势的成为,无不为者善下之所为,是延伸于有为之中的无为。在这些情况下,执着于混沌无名反而......  阅读全文>>
  • 2019-05-09

    解59章

    此章大意:管理部落(治人)祭祀宗庙(事天)不如节俭一些(莫若啬),节俭,就可以少花费(蚤服)。(统治者)做到这一点,就相当于为自己积德(重积德)。同时,少花费,不累民,则民乐于承担(无不克)。近处的人因感其德而愿意承担,远处的人也会感其德愿意承担,结果就是部落人数的增加和地域的宽......  阅读全文>>
  • 2019-05-09

    无为与有为

    无为与有为在老子一书中是很重要的,它直接的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态度。所以对它关注的人很多。但大多大同小异,我试图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一不断加深这一问题的难度。 1假设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的话…… 假设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我的理由是抛去有无,它们都是围绕着“为”转......  阅读全文>>
  • 2019-05-09

    老子——国学研究中的“阿Q”

    老子——国学研究中的“阿Q”  老子与阿Q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国学研究中的老子与鲁迅笔下的阿Q却非常相似。老子除了“子”字非常正确之外,其他则均非浅学可以穿凿的了。鲁迅对考据派的调侃不幸被言中了。  学者们对于解答问题非常严谨,这种态度是......  阅读全文>>
  • 2019-05-09

    《為老學正名》文章共賞─第十七、第二十三章

    道德經 第十七章 【太上】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親之 其次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註釋][太上] [道體]又稱[無極]故曰;[太上] [道體]---無為 [下知有之] 指[下德]的境界 [下德]---無為而......  阅读全文>>
  • 2019-05-09

    深化理解“道”之本义

    深化理解“道”之本义 知“道”的目的是为了修“道”、为“道”(行“道”),如果我们不能弄清“道”的本义,而冒然行“道”,可能会使个人误入企途。 为什么要深化理解“道”呢?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道”的理解的浮浅(不够深刻)。这主要是他们盲从前人的观点,或者只是从字典上了解的一些简单的......  阅读全文>>
  • 2019-05-09

    老子对“水”的思考

    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 古代人认识的事物少,但却认识深刻。比如老子对水的思考。(2) 在老子一书中对“善”的理解可以解释为善良、善于。(意译) ......  阅读全文>>
  • 2019-05-09

    唐玄宗注老子道德经

    唐玄宗注老子〖作者〗唐玄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卷之一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序昔在元圣,强著玄言,权舆真宗,启迪来裔。遗文诚在,精义颇乖。撮其指归,虽蜀严而犹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余浸微,固不足数。则我玄元妙旨,岂其将坠?朕诚寡薄,尝感斯文,猥承有後之庆,恐失无为之理,每因清宴,......  阅读全文>>
232425272829
说道 LaoZi.Net   豫ICP备18009634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20052号  豫ICP备18009634号-1